题目
【儿科护理学】最小的胎头前后径线是A. 枕下前囟径 B. 枕额径 C. 枕颏径 D. 双顶径 E. 双肩径
【儿科护理学】
最小的胎头前后径线是
A. 枕下前囟径B. 枕额径
C. 枕颏径
D. 双顶径
E. 双肩径
题目解答
答案
A
【答案解析】最小的胎头前后径线是
1)双顶径: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临床以B型超声测此值判断胎儿大小。一般足月妊娠时平均值约为9.3cm.
2)枕额径:又称前后径。为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离,胎头以此径衔接,妊娠足月时平均为11.3cm.
3)枕下前囟径:为前囟中央至枕骨隆下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5cm,胎头俯屈后以此径通过产道。
4)枕颏径:以又称大斜径,妊足月时平均值为13.3cm。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
解析
步骤 1:理解胎头径线
胎头径线包括双顶径、枕额径、枕下前囟径和枕颏径。这些径线是评估胎儿大小和分娩过程中的重要指标。
步骤 2:比较各径线
- 双顶径: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3cm。
- 枕额径:又称前后径。为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为11.3cm。
- 枕下前囟径:为前囟中央至枕骨隆下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5cm。
- 枕颏径:又称大斜径,妊娠足月时平均值为13.3cm。
步骤 3:确定最小的前后径线
根据上述数据,最小的胎头前后径线是枕下前囟径,平均值约为9.5cm。
胎头径线包括双顶径、枕额径、枕下前囟径和枕颏径。这些径线是评估胎儿大小和分娩过程中的重要指标。
步骤 2:比较各径线
- 双顶径: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3cm。
- 枕额径:又称前后径。为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为11.3cm。
- 枕下前囟径:为前囟中央至枕骨隆下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5cm。
- 枕颏径:又称大斜径,妊娠足月时平均值为13.3cm。
步骤 3:确定最小的前后径线
根据上述数据,最小的胎头前后径线是枕下前囟径,平均值约为9.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