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孕妇,26岁,因妊娠高血压疾病用硫酸镁治疗,发生了中毒现象,除应停药外,还应给予A. 5%的葡萄糖静脉滴注B. 肌注山莨菪碱C. 静注50%的葡萄糖D. 静注10%的葡萄糖酸钙E. 静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某孕妇,26岁,因妊娠高血压疾病用硫酸镁治疗,发生了中毒现象,除应停药外,还应给予
A. 5%的葡萄糖静脉滴注
B. 肌注山莨菪碱
C. 静注50%的葡萄糖
D. 静注10%的葡萄糖酸钙
E. 静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题目解答
答案
D. 静注10%的葡萄糖酸钙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硫酸镁中毒的解救措施,需明确硫酸镁中毒的拮抗剂及其作用机制。
解题核心:硫酸镁过量会导致神经肌肉抑制,其特异性解毒剂是钙剂,因为钙离子能直接拮抗镁离子的神经肌肉抑制作用。需注意选项中其他药物的作用范围,排除干扰项。
关键点:
- 硫酸镁中毒的核心机制是血镁浓度过高。
- 钙剂(葡萄糖酸钙)是唯一能快速、有效拮抗镁离子的药物。
- 其他选项(如葡萄糖、山莨菪碱等)与镁中毒无直接拮抗关系。
硫酸镁通过抑制神经肌肉功能产生降压作用,但若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会导致中毒症状(如呼吸抑制、膝腱反射消失等)。此时需立即停药,并使用钙剂拮抗镁离子。
选项分析:
- A. 5%葡萄糖静脉滴注:仅用于稀释血液或补充水分,无法直接解毒。
- B. 山莨菪碱:属于抗胆碱药,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与镁中毒无关。
- C. 50%葡萄糖:常用于乙醇中毒的解救,通过竞争性抑制,但对镁中毒无效。
- D. 10%葡萄糖酸钙:钙离子可直接拮抗镁离子的神经肌肉抑制作用,是唯一有效解毒剂。
- E. 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与中毒无直接关系。
结论:硫酸镁中毒时,应立即静注10%葡萄糖酸钙(选项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