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2月12日,第八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在北京召开。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指出,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的趋势,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石。当前我国云计算呈现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技术实力不断提升、行业应用拓展深化和企业上云全面开展等发展态势。 虽然中国云计算起步较美国等稍晚,但其增速一直维持在30%以上,未来,行业受益物联网、大数据等强劲需求,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同时,经过棱镜门事件后,国内将信息安全、自主可控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对国外竞争对手形成部分进入壁垒,本土云计算公司已经迎来成长的大好时机。 (摘编自《五大方面全力推进云计算 促进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材料二: 800F-|||-..... 360 660% 38.2 347× 6036-|||-600 40 445-|||-400 404-|||-2464-|||-200 35 476 702 102-|||-1701-|||-2012 201) 2014 2015 2016 2017E 2018E 20v9K 2020E(分价)-|||-点场读模(℃关)-|||-图1中国公有云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市场线候(亿美元) - 11-|||-4500-|||-4000-|||-3500 20%-|||-3000-|||-15-|||-2500-|||-2000 10-|||-1500-|||-1000-|||-500-|||-2014 2015 2016 2017E 2018E 201 (年份)-|||-图2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云计算企业加快出海步伐,“中国云”正为全球客户提供数字服务。“中国云”走出去,既标志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打开了一扇窗口。 “中国云”出海,让数据和信息更好地实现互联互通,更重要的价值是以云平台托举起更多企业发展。在现实中,“中国云”扮演着一手托两家的角色,既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也可以帮助外国公司走进中国市场,从而提高数字经济的时空压缩能力。比如说,利用云计算可以大幅节省成本和时间,让企业能够快速开展海外业务,业务落地时间从此前以月为度量缩短到现在的分钟级。过去10年,创业公司的创业门槛整体因为云计算大大降低。 与单纯销售手机、家电等实物不同,云计算涉及数据的整合与安全,走出去面对着更为复杂的挑战。管理数百万台服务器,既需要大规模的运维能力,也需要全球化的运营能力;面对世界各国不同的国情和文化,既要有全球化的格局,也要有本地化的眼光。事实上,克服这些挑战、拓展全球市场,最重要的还是赢得信任,能够用“中国云”为当地发展创造价值。 对于“中国云”而言,无论是开拓国际市场,还是深耕国内市场,其核心竞争力仍然是坚持自主创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持续提供高效的数字服务,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经济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回首过去,中国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主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驱动与手机App模式的泛化,展望未来5-10年,中国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将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由消费端倒灌到生产端和供给端,通过“工业大脑”“农业大脑”“城市大脑”等数字服务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供给质量,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摘编自《“中国云”,为世界发展创造价值》,《人民日报》2018年12月6日)【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4年以来中国公有云规模不断增加,增幅领先于全球公有云的发展,这体现了中国公有云从2014年以来发展势头的迅猛程度。 B.分析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和中国公有云市场现状发现,全球公有云的增长幅度在2016年呈现明显下滑趋势,中国也具有相同的特点。 C.对比分析图1、图2对未来云计算市场的预测可以知道,云计算行业市场发展形势良好,这也说明其未来增速会逐步回升。 D.中国和全球公有云在市场规模方面一直呈现增长趋势,这说明云计算行业的规模初步形成,众多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追求数字化商业战略。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云”指中国的云计算,这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服务模式,集中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B.“中国云”走出国门标志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市场和世界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C.我国云计算呈产业保持高速发展、行业应用拓展深化的态势与“中国云”开拓国际市场、深耕国内市场的战略思想有很大关系。 D.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了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而企业通过云计算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小题3】在促进中国云计算持续发展方面,企业和国家层面应各自发挥哪些作用?
材料一:
2018年12月12日,第八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和应用大会在北京召开。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指出,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的趋势,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石。当前我国云计算呈现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技术实力不断提升、行业应用拓展深化和企业上云全面开展等发展态势。
虽然中国云计算起步较美国等稍晚,但其增速一直维持在30%以上,未来,行业受益物联网、大数据等强劲需求,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同时,经过棱镜门事件后,国内将信息安全、自主可控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对国外竞争对手形成部分进入壁垒,本土云计算公司已经迎来成长的大好时机。
(摘编自《五大方面全力推进云计算 促进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云计算企业加快出海步伐,“中国云”正为全球客户提供数字服务。“中国云”走出去,既标志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打开了一扇窗口。
“中国云”出海,让数据和信息更好地实现互联互通,更重要的价值是以云平台托举起更多企业发展。在现实中,“中国云”扮演着一手托两家的角色,既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也可以帮助外国公司走进中国市场,从而提高数字经济的时空压缩能力。比如说,利用云计算可以大幅节省成本和时间,让企业能够快速开展海外业务,业务落地时间从此前以月为度量缩短到现在的分钟级。过去10年,创业公司的创业门槛整体因为云计算大大降低。
与单纯销售手机、家电等实物不同,云计算涉及数据的整合与安全,走出去面对着更为复杂的挑战。管理数百万台服务器,既需要大规模的运维能力,也需要全球化的运营能力;面对世界各国不同的国情和文化,既要有全球化的格局,也要有本地化的眼光。事实上,克服这些挑战、拓展全球市场,最重要的还是赢得信任,能够用“中国云”为当地发展创造价值。
对于“中国云”而言,无论是开拓国际市场,还是深耕国内市场,其核心竞争力仍然是坚持自主创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持续提供高效的数字服务,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经济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回首过去,中国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主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驱动与手机App模式的泛化,展望未来5-10年,中国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将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由消费端倒灌到生产端和供给端,通过“工业大脑”“农业大脑”“城市大脑”等数字服务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供给质量,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摘编自《“中国云”,为世界发展创造价值》,《人民日报》2018年12月6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4年以来中国公有云规模不断增加,增幅领先于全球公有云的发展,这体现了中国公有云从2014年以来发展势头的迅猛程度。 |
B.分析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和中国公有云市场现状发现,全球公有云的增长幅度在2016年呈现明显下滑趋势,中国也具有相同的特点。 |
C.对比分析图1、图2对未来云计算市场的预测可以知道,云计算行业市场发展形势良好,这也说明其未来增速会逐步回升。 |
D.中国和全球公有云在市场规模方面一直呈现增长趋势,这说明云计算行业的规模初步形成,众多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追求数字化商业战略。 |
A.“中国云”指中国的云计算,这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服务模式,集中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B.“中国云”走出国门标志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市场和世界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
C.我国云计算呈产业保持高速发展、行业应用拓展深化的态势与“中国云”开拓国际市场、深耕国内市场的战略思想有很大关系。 |
D.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了云计算的高速发展,而企业通过云计算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
题目解答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