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一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 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材料二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的决断。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处理。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主体对待。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目标设定等。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发者负责,还是由汽车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责任,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这三大定律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归根结底,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人类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取材于芮喆等人的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B. 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C.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D. 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B. “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C. “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D. 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B. 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C.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D. 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稽,考证。B.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很难做出选择。C. 袖手旁观:置身事外,不提供帮助。D. 未雨绸缪:比喻虽然事情不会发生也要做好准备。5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根据情景的相似度进行决策。B. 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C. 人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总有一天会到来。D. 在任何情况下,机器都应该服从人的一切命令。6 根据材料二,下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A. 经常使用“健康手环”来检测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B. 工作繁忙无暇做家务,购买智能产品帮助清扫房间。C. 出行全依赖手机导航,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D. 从事某一职业过久,习惯了用行业思维来思考问题。7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
三线表的绘制主要包括哪些?A. 顶线B. 底线C. 栏目线D. 辅助线
物理结构的改变不影响应用程序,称为数据库 的( )。 A. 物理独立性B. 内模式[1]C. 逻辑独立性D. 模式
中央处理器[1]包括() A. 运算器[2]和存储器[3]B. 运算器和控制器C. 控制器和译码器[4]D. 运算器和译码器
[ 判断题 ] 程序一定是算法 。( )A 对 B 错
执行逻辑“非”运算10110101,其运算结果是()。A. 01001110B. 01001010C. 10101010D. 01010101
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A. 系统吞吐量小B. CPU利用率不高C. 资源利用率低D. 无交互能力
28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作用是什么?A. 存储数据B. 仅作为客户端C. 仅作为服务器D. 仅处理交易
模型平台为智慧水利提供“算法”。A. 对B. 错
关于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优于其链式存储结构Ⅱ.链式存储结构比顺序存储结构能更方便地表示各种逻辑结构Ⅲ.如频繁使用插入和删除结点操作,顺序存储结构更优于链式存储结构Ⅳ.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都可以进行顺序存取A. Ⅰ、Ⅱ、Ⅲ B. Ⅱ、Ⅳ C. Ⅱ、Ⅲ D. Ⅲ、Ⅳ2.对于一个线性表既要求能够进行较快速地插入和删除,又要求存储结构能反映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则应该用( )。A.顺序存储方式 B.链式存储方式 C.散列存储方式 D.以上均可以3.对于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1.的运算应该是()。A.将n个元素从小到大排序 B.删除第i个元素(1<i<n)C.改变第i个元素的值(1<=i<=n) D.在第i个元素后插入一个新元素(1<=i<=n)4.下列关于线性表说法正确的是( )。Ⅰ.顺序存储方式只能用于存储线性结构Ⅱ.取线性表的第i个元素的时间同i的大小有关Ⅲ.静态链表需要分配较大的连续空间,插入和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Ⅳ.在一个长度为n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仍保持有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Ⅴ.若用单链表来表示队列,则应该选用带尾指针的循环链表A. Ⅰ、Ⅱ B.Ⅰ、Ⅲ、Ⅳ、Ⅴ C. Ⅳ、Ⅴ D. Ⅲ、Ⅳ、Ⅴ5.设线性表中有2n个元素,( )在单链表上实现要比在顺序表上实现效率更高。A.删除所有值为x的元素B.在最后一个元素的后面插入一个新元素C.顺序输出前k个元素D.交换第i个元素和第2n-i-l个元素的值(i=0.…, n-1)6.在一个单链表中,已知q所指结点是p所指结点的前驱结点,若在q和p之间插入结点s,则执行( )。A .s->next=p->next;p->next=s; B.p->next=s->next; s->next=p;C. q->next=s;s->next=p; D. p->next=s;s->next=q;7.给定有n个元素的一维数组,建立一个有序单链表的最低时间复杂度是( )。A. O(1) B. O(n) C. O(n2-------) D. O(nlog2------n)8.将长度为n的单链表链接在长度为m的单链表后面,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釆用大O形式表示应该是( )。A. O(1) B. O(n) C. O(m) D. O(n+m)9.单链表中,增加一个头结点的目的是为了( )。A.使单链表至少有一个结点 B.标识表结点中首结点的位置C.方便运算的实现 D.说明单链表是线性表的链式存储10.在一个长度为n的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上,设有尾指计r,则执行( )操作与链表的表长有关。A.删除单链表中的第一个元素B.删除单链表中最后一个元素C.在单链表第一个元素前插入一个新元素D.在单链表最后一个元素后插入一个新元素11.对于一个头指针为head的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判定该表为空表的条件是( ); 对于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则判定空表的条件为( )。A .head==NULL B .head->next=NULLC. head->next==head D. head!=NULL12.下面关于线性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对一个设有头指针和尾指针的单链表执行删除最后一个元素的操作与链表长度无关B.线性表中每个元素都有一个直接前趋和一个直接后继C.为了方便插入和删除数据,可以使用双链表存放数据D.取线性表第i个元素的时间同i的大小有关13.某线性表中最常见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第一个元素,则釆用( )存储方式最省时间。A.单链表 B.仅有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C.双链表 D.仅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14.在双链表中向p所指的结点之前插入一个结点q的操作为( )。A. p->prior=q;q->next=p;p->prior->next=q;q->prior=p->prior;B .q->prior=p->prior;p->prior->next=q;q->next=p;p->priop=q->next;C. q->next=p;p->next=q;q->prior->next=q;q->next=p;D .p->prior->next=q; q->next=p; q->prior=p->prior;p->prior=q;15.在双向链表存储结构中,删除p所指的结点时必须修改指针( )。A .p->llink->rlink=p->rlink; p->rlink->llink=p->llink;B.p->llink=p->llink->llink;p->llink->rlink=p;C.p->rlink->llink=p; p->rlink = p->rlink->rlink;D .p->rlink=p->llink->llink;p->llink=p->rlink->rlink;16.在长度为n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仍然保持有序的时间复杂度是( )。A. O(1) B. O(n) C.O(n2---------) D. O(nlog2--------n)17.与单链表相比,双链表的优点之一是( )。A.插入、删除操作更方便 B.可以进行随机访问C.可以省略表头指针或表尾指针 D.访问前后相邻结点更灵活18.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L为空的条件是( )。A. L->prior==LL->next==NULLB. L->prior==NULLL->next==NULLC. L->prior==NULLL->next==LD. L->prior==LL->next==L19. 一个链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末尾插入结点和删除结点,则选用( )最节省时间。A.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 B.单循环链表C.带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D.单链表20.设对n(n>1)个元素的线性表的运算只有4种:删除第一个元素;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在第一个元素之前插入新元素;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新元素,则最好使用( )。A.只有尾结点指计没有头结点指针的循环单链表B.只有尾结点指针没有头结点指针的非循环双链表C.只有头结点指针没有尾结点指针的循环双链表D.既有头结点指针也有尾结点指针的循环单链表21. —个链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第一个元素,则选用( )最节省时间。A.不带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 B.双链表C.不带头结点且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D.单链表22.静态链表中指针表示的是( )。A.下一元素的地址 B.内存储器地址C.下一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 D.左链或右链指向的元素的地址23.需要分配较大的空间,插入和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的线性表,其存储结构为( )。A.单链表 B.静态链表 C.顺序表 D.双链表二、综合应用题1.设计一个递归算法,删除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中所有值为x的结点。2.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中,删除所有值为x的结点,并释放其空间,假设值为x的结点不唯一,试编写算法以实现上述操作。3.设L为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编写算法实现从尾到头反向输出每个结点的值。4.试编写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中删除一个最小值结点的高效算法(假设最小值结点是唯一的)。5.试编写算法将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就地逆置,所谓“就地”是指辅助空间为O(1)。6.有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设计一个算法使其元素递增有序。7.设在一个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中所有元素结点的数据值无序,试编写一个函数,删除表中所有大于最小值小于最大值的元素(若存在)。8.给定两个单链表,编写算法找出两个链表的公共结点。9.给定一个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设head为头指针,结点的结构为(data, next),data 为整型元素,next为指针,试写出算法:按递增次序输出单链表中各结点的数据元素,并释放结点所占的存储空间(要求:不允许使用数组作为辅助空间)。10.将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A分解为两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A和B,使得A表中含有原表中序号为奇数的元素,而B表中含有原表中序号为偶数的元素,且保持其相对顺序不变。11.设C=(a1, b1, a2, b2, …, an, bn)为线性表,釆用带头结点的hc单链表存放,设计一个就地算法,将其拆分为两个线性表,使得A=(a1, a2,…, an), B=(bn, …, b2, b1)12.在一个递增有序的线性表中,有数值相同的元素存在。若存储方式为单链表,设计算法去掉数值相同的元素,使表中不再有重复的元素。例如(7, 10, 10, 21, 30, 42, 42, 42, 51, 70)将变作(7, 10, 21, 30, 42, 51, 70)。13.假设有两个按元素值递增次序排列的线性表,均以单链表形式存储。请编写算法将这两个单链表归并为一个按元素值递减次序排列的单链表,并要求利用原来两个单链表的结点存放归并后的单链表。14.设A和B是两个单链表(带头结点),其中元素递增有序。设计一个算法从A和B 中公共元素产生单链表C,要求不破坏A、B的结点。15.已知两个链表A和B分别表示两个集合,其元素递增排列。编制函数,求A与B 的交集,并存放于A链表中。16.两个整数序列A=a1, a2, a3,…, am和B=b1, b2, b3,…,bn已经存入两个单链表中,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序列B是否是序列A的连续子序列。17.设计一个算法用于判断带头结点的循环双链表是否对称。18.有两个循环单链表,链表头指针分别为h1和h2,编写一个函数将链表h2链接到链表h1之后,要求链接后的链表仍保持循环链表形式。19.设有一个带头结点的循环单链表,其结点值均为正整数。设计一个算法,反复找出单链表中结点值最小的结点并输出,然后将该结点从中删除,直到单链表空为止,再删除表头结点。20.设头指针为L的带有表头结点的非循环双向链表,其每个结点中除有pred(前驱指针)、data(数据)和next(后继指针)域外,还有一个访问频度域freq。在链表被启用前,其值均初始化为零。每当在链表中进行一次Locate(L, x)运算时,令元素值为x的结点中freq 域的值增1,并使此链表中结点保持按访问频度非增(递减)的顺序排列,同时最近访问的结点排在频度相同的结点的前面,以便使频繁访问的结点总是靠近表头。试编写符合上述要求的Locate(L, x)运算的算法,该运算为函数过程,返回找到结点的地址,类型为指针型。21.【2009年计算机联考真题】已知一个带有表头结点的单链表,结点结构为假设该链表只给出了头指针list。在不改变链表的前提下,请设计一个尽可能高效的算法,查找链表中倒数第k个位置上的结点(k为正整数)。若查找成功,算法输出该结点的 data域的值,并返回1;否则,只返回0。要求:1)描述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2)描述算法的详细实现步骤。3)根据设计思想和实现步骤,釆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算法(使用C、C++或Java语言实现),关键之处请给出简要注释。22.【2012年计算机联考真题】假定釆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保存单词,当两个单词有相同的后缀时,则可共享相同的后缀存储空间,例如,“loading”和“being”的存储映像如下图所示。设strl和str2分别指向两个单词所在单链表的头结点,链表结点结构为,请设计一个时间上尽可能高效的算法,找出由str1和str2所指向两个链表共同后缀的起始位置 (如图中字符i所在结点的位置p)。要求:1)给出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2)根据设计思想,釆用C或C++或Java语言描述算法,关键之处给出注释。3)说明你所设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热门问题
3.判断题K-means聚类算法对数据的尺寸敏感。()A. 对B. 错
在决策树建立过程中,使用一个属性对某个结点对应的数集合进行划分后,结果具有高信息熵(highentropy),对结果的描述,最贴切的是()。A. 纯度高B. 纯度低C. 有用D. 无用E. 以上描述都不贴切
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1]、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及联网安全,其中逻辑安全包括访问控制[2]、加密、安全管理及用户身份认证。A. 正确B. 错误
下列哪项贪婪最佳优先搜索算法的描述正确()A. 贪婪最佳优先搜索不属于启发式搜索算法B. 贪婪最佳优先搜索是一种A*搜索算法C. 贪婪最佳优先搜索是一种广度优先搜索算法D. 贪婪最佳优先搜索属于有信息搜索算法
路径排序算法的工作流程主要有三步()A. 特征抽取B. 特征计算C. 分类器训练D. 因果推断
【小题6】小明使用百度指数,以“冬奥会比赛项目”为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到大家对于比赛项目关注情况的图谱(如图),以数据可视化形式迅速展示要点信息。该图谱采用的是( )A. 词云分布图B. 网络关系图C. 雷达图D. 热力图2022年北京冬李奥运会圆满结束,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宴、科技盛会。从充满文化的味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脱胎于篆刻、书法的冬奥标识:从创意源于西汉长信宫灯的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到取自《千里江山图》的冰场挡板围案,从展现文明交流交融的“黄河之水”,到最终幻化成“冰雪环华文化与奥运文化、冰雪元素完美融合,闪耀冬奥舞台,写下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结合材料,完成1~8题。【小题8】有着“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布设各类传感器,能够以多种方式实时捕捉室内外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度等场馆运行数据。这主要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 )A. 物联网技术B. 虚拟仿真技术C. 多媒体技术D. 智能语音技术【小题2】开幕式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为题,由短片、现场表演和焰火三个部分构成,寓意着一年的时光轮回,也代表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该案例突出体现了( )A. 信息的产生和利用具有时效性B. 信息的表示传播依附于某种载体C. 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并不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D. 信息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小题5】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竞技体育中,成为助力北京冬奥会的科学力量。在下列场景中应用有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①开幕式上,运用动作捕捉.实时谊染等技术,使演员脚下呈现出“如影随形”的《雪花》②利用图像处理算法让机器学习并建立水墨纹理特征模型,呈现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画面③在百度智能云的协助下,结合语音识别、自然语音处理等技术,AI虚拟手语主播让听障人士观赛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①②③【小题1】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首次变身为倒计时器惊艳亮相在全球观众面前,它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周年认知天气、气候、物候的规律和变化形成。“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属于( )A. 数据B. 信息C. 知识D. 智慧【小题4】通过统计分析海量网民在网上行为数据,百度发布(百度热搜:北京冬奥会大数据),以此了解人们对北京冬奥会的关注热度。说明大数据时代强调( )A. 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不是相关关系B. 追求数据的精确性,而不是模糊性C. 要分析的是全体数据,而不是抽样数据D. 数据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小题7】冬奥会期间,ANDI-巡检机器人在巡逻过程中对防疫]进行实时监控.将现场的综合监控信息实时反馈给冬奥村安保监控平台,若发现异常会自动报警。该案例主要体现了人工智能在( )领域的应用。A. 智能制造B. 智能家居C. 智能交通D. 智能安防
AdaBoosting采用多个单一分类器组成一个强分类器()A. 错误B. 正确
以下哪种方法属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组件()。A. 卷积层B. 池化层C. 激活函数D. 复制层
下列哪个方法属于知识图谱推理方法()A. 广度优先搜索B. 深度学习推断C. 路径排序算法D. 归纳逻辑程序设计
7、 加强电脑安全防护,及时升级病 毒库,安装防火墙,及时查杀病毒和木马,是防范 电信网络诈骗的有效做法。A. 正确B. 错误
下列哪个方法属于知识图谱推理方法()A. 路径排序算法B. 深度学习推断C. 广度优先搜索D. 归纳逻辑程序设计
由脸书(Facebook)公司开发的深度学习编程框架是()A. TensorFlowB. PaddlePaddleC. PyTorchD. Mindspore
2.单选题 讯飞星火可以实现多种文案类型和语言风格的文本写作。讯飞星火(网页版)“内容写作”功能可选的“语言风格”不包括( )。A. 口语化B. 高情商C. 专业D. 热情
下列哪项属于因果推理模型()A. 因果图B. 神经符号推理C. 符号推理模型D. 结构因果模型
下列哪项关于广度优先搜索的描述正确()A. 每次扩展时,该算法从边缘集合中取出最下层(最深)的节点B.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是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特例C. 每次扩展时,该算法从边缘集合中取出最上层(最浅)的节点D. 深度优先搜索是广度优先搜索的特例
路径排序算法的工作流程主要有三步()A. 特征计算B. 特征抽取C. 分类器训练D. 因果推断
下列不属于量子机器学习算法的是()A. 量子支持向量机B. 量子主成分分析C. 薛定谔方程求解D. 深度量子学习
下列哪项关于监督学习算法的描述正确()A. 强化学习的训练效果一定优于监督学习B. 主要的监督学习方法包括生成方法和判别方法C.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是一种监督学习算法
下列哪项不是求解对抗搜索问题的基本算法( ) A.反向传播算法 B.广度优先排序算法 C.Alpha-Beta剪枝算法D.最小最大搜索算法
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1]、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及联网安全,其中逻辑安全包括访问控制[2]、加密、安全管理及用户身份认证。A. 正确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