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检查为发内菌丝的是: ( )A. 石棉癣B. 白癣C. 脓癣D. 黄癣E. 黑点癣
患者频发房性期前收缩,自觉心悸不适,心率90次/分。可选用以下何种药物治疗()。A. 美西律B. 美托洛尔C. 地西泮D. 地高辛E. 奎尼丁
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时限为( )A. 发生后2小时之内B. 发生后4小时之内C. 发生后8小时之内D. 发生后12小时之内E. 发生后24小时之内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患者男性40岁,缺失,3年前行全冠固位体固定义齿修复,现基牙松动。基牙松动的原因是()A . 力过大B . 固位力不等C . 力不平衡D . 固位体选择不当E . 固位体边缘不密合
做ABO血型鉴定,下述哪种凝集是反映被检者血型的真凝集() A. 冷凝集B. 细菌性凝集C. 缗钱状凝集D. 弱凝集E. 类B凝集
患者,男性,42岁。因心悸、胸闷5天入院,心电图显示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宜选用哪种抗心律失常药()A. 胺碘酮B. 索他洛尔C. 美西律D. 奎尼丁E. 普罗帕酮
2/40 左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拔除后2周,患者仍感到左舌尖麻木,常见的原因是 A. 下牙槽神经损伤B. 舌神经损伤C. 注射针刺中了下牙槽神经D. 麻药中含有杂质
[单选] 下列病原物与输血感染疾病不相关的是()A . 梅毒螺旋体B . 疟原虫C . 弓形体D . HTLVE . 血吸虫
患儿,女,1天,有产钳助产史。尖叫,惊厥,四肢肌张力低下,前囟张力增高。其临床表现提示 A. 脊髓损伤B. 新生儿低钙血症C. 颅内出血D. 化脓性脑膜炎E. 新生儿低血糖症
(138~141题共用题干)某女性患者,45岁.唇部黏膜肿胀破溃3个月余.口腔检查:下唇左侧可见一直径lcm的浅表,微凹溃疡,基底有少许渗出物,渗出物下可见桑葚样肉芽肿,溃疡边缘清楚、微隆,呈鼠噬状.138.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是最需要的A.结核菌素试验B.取渗出物直接涂片查菌丝C.浓缩集菌培养D.检查有无局部刺激因素E.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热门问题
383,儿童尿渗透压接近成人水平的年龄() A. 1岁以后B. 2岁以后C. 3岁以后D. 4岁以后E. 5岁以后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什么作用() A. 毒副B. 普遍性C. 选择性D. 有益E. 补益
“升”是指药物具有上升、升提的作用,主要治疗哪种病势的疾病() A. 向上B. 向下C. 向内D. 向外E. 居中
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的纵横交叉、入里出表、通上达下,其固定的络属关系,循行流注的规律,将人体的脏腑器官有机地联结起来,体现了经络的哪种生理功能()A. 联络脏腑,沟通表里B. 运行气血,濡养周身C.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D. 感应传导,调节功能E. 预防疾病,诊断疾病
有关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首选()A. 乙醚刺激阴道黏膜B. 按摩子宫并应用宫缩剂C. 宫腔填塞D. 切除子宫E. 双侧髂内动脉结扎
梅毒首选的治疗药物是()A. 青霉素B. 克林霉素C. 红霉素D. 阿奇霉素E. 头孢曲松
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为()A. 洪脉B. 丝脉C. 交替脉D. 水冲脉E. 间歇脉
预检分诊的主要功能是()A. 疾病诊断B. 初步治疗C. 进行患者分级与安排就诊D. 急救处理E. 输液
川崎病发生猝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 心肌炎B. 脑炎C. 心包炎D. 冠状动脉瘤破裂E. 心内膜炎
[单选题]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出现症状的时间A. 可在10分钟至1小时内B. 可在10分钟至2小时内C. 可在10分钟至3小时内D. 可在10分钟至4小时内。E. ,可在10分钟至5小时内
以下不适合用亚低温治疗的患者是()A. 体外循环术中B. 高热C. 颅脑损伤D. 年老体弱者E. 脑出血
子宫非妊娠时厚度约( )A. 1cmB. 2cmC. 2.5cmD. 3cmE. 3.5cm
“中药经产地初步加工后形成的原料药材”是指()A. 方剂B. 中药饮片C. 中药D. 中药材E. 中成药
不属于危重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治疗内容的是()A. 洗脸B. 梳头发C. 下肢锻炼D. 穿衣服E. 进食活动
需要烊化的药物有() A. 人参B. 胖大海C. 三七粉D. 阿胶E. 鹿茸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患者的导管内出现血液,反搏波形消失,应首先考虑()A. 主动脉破裂B. 败血症C. 气囊破裂D. 下肢血栓形成E. 猝死
临床最常用的贫血分类方法是() A. 按形态分类B. 按病因分类C. 按程度分类D. 按缺乏元素分类E. 按病程分类
阴液大量耗损而欲竭所表现的危重证候是()A. 气虚证B. 阳虚证C. 血虚证D. 亡阴证E. 亡阳证
提高肝癌长期治疗效果的关键是()A. 放射治疗+综合治疗B. 早期手术切除+综合治疗C. 化学治疗+中医药治疗D. 靶向治疗E. 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猩红热的发病高峰在()A. 秋冬季B. 春秋季C. 夏末初秋D. 冬春季E. 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