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单选题](5分)-|||-建设教育强国, () ,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A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B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C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D 促进教育公平
[单选]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A. 妈妈教孩子洗衣服B. 初生婴儿吸奶C. 成人学开车D. 木匠教徒弟手艺
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6分以上评定为优秀5分以上为良好,4分为合格。A. 正确B. 错误
学生有以下情形之一,视情节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严重者,可给予开除学籍处分。A. 参与扰乱社会秩序或破坏学校管理秩序的活动B. 加入非法社会团体或组织从事非法行为活动C. 在校内组织、举办、参与、进行宗教活动者D. 参加未经批准的大型集会游行示威活动或其他非法的社会政治行动
某班主任告知学生,如果迟到,第一节课就不要进校门,以免被值班老师发现,影响年终考核。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事后班主任会找机会给迟到未进教室听课的学生补课。该班主任违背的教育公正的原则是( )。A. 保证原则B. 补偿原则C. 对等原则D. 互换原则
查看论文的相互引证关系可以用于()。A. 揭示课题的基础,起源,发展与利用B. 实验方法的参照与借鉴C. 不同学科的借鉴与发现D. 研究结果的比较与利用
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六大特质”包括()。A. 思政引领力B. 人才竞争力C. 科技支撑力D. 民生保障力E. 社会协同力F. 国际影响力
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应当出具相应的(),其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A. 学习证明B. 毕业证书C. 结业证书D. 证明书
综述的特点是A. 所谓综是围绕某一专题,对收集的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归纳分析,使繁杂的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有层次、更有逻辑B. 所谓述:作者必须要有观点,是对涉及的专题具有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评)述C. 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了解该专题的研究进展;为个人研究作背景资料准备D. 学位论文综述与期刊发表的综述要求是一样的
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科学研究的分类是: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发()A. 对B. 错
热门问题
19:一学期旷课学时累计超过多少节给予开除学籍处分?A. 40B. 45C. 50D. 55
判断题《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
结业学生离校后()年内可重修考试,经考试合格者,可向提出换发毕业证书申请。A. 3年B. 2年C. 5年D. 4年员会
[单选] 属于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的过程评价指标的是()A. 目标人群参与率B. 健康知识知晓率C. 母乳喂养率D. 高血压病控制率E. 态度形成率
学生对学校的处理,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应在接到决定书之日起多少日内提出书面申诉A. 15日B. 20日C. 30日D. 10日
学生在校期间变更个人信息的,应当有合理、充分的理由,并提供()。教务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予以变更相应学籍信息。 A. 无法定效力的相应证明文件B. 邮件申请C. 电话申请D. 有法定效力的相应证明文件
人民群众对()与()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A. 更加高质量、更加多样化的教育的向往B. 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C. 更加公平可及的教育的向往D. 教育发展不协调不一致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以下哪项是个性化学习的关键技术?A. 标准化教学平台B. 自适应学习系统...C. 限制学生数据分析D. 维持传统教学结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依据:() A. 家庭经济因素B. 特殊群体因素C.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D. 突发状况因素E. 学生消费因素F. 其它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因素
32.判断题(2分)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A. 正确B. 错误
_____是发展教育的根本尺度。( )A. 科技突破B. 人民满意C. 实现共同富裕D. 发展生产力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不包括()。A. 教学内容的数字化B. 教育资源的共享C. 教学方式的传统化D. 评估方法的多样化
18、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改革,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A. 考试招生制度B. 职业教育C. 高等教育D. 教育体制
高等学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方针。A “四进”B “六进”C “三进”D “五进”
合格评估专家组的主要任务不包括以下()。A 向评估中心提交评估报告和建议结论B 帮助学校总结办学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C 查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D 直接调整学校的教学经费预算
数字素养培养的计算和科学教育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A. 劳动教育B. 科学教育C. 思维教育D. 体育教育
52.判断题学校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A 对B 错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指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工作中,要做到()。 A. 强化战略引领、支撑发展B. 坚持自主自信、胸怀天下C. 突出促进公平、提高质量D. 深化改革创新、协同融合
高等院校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青年学生树立一种科学的()A.A 世界观B.B 价值观C.C 人生观D.D 民族观和宗教观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坚持(),坚持(),坚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A. 改革开放B. 党的领导C. 正确办学方向D. 立德树人